成都列五中学作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,其2025年复读班计划在延续传统优势的基础上,进一步整合多平台资源,形成“分层教学+智能管理+心理赋能”三位一体的复读培养体系。据校方透露,2025年复读班将首次引入AI学情诊断系统,结合成都七中、川大附中等头部学校的教学经验,构建动态调整的个性化学习方案。数据显示,该校2024年复读生一本上线率达82.3%,其中理科平均涨分91.5分,文科平均涨分78.2分,高分段(600分以上)人数较2023年增长37%。值得注意的是,学校特别设立“强基计划”专项班,针对目标冲刺985高校的学生提供竞赛导师资源,并与电子科技大学实验室建立研学合作通道。
一、招生政策与录取规则
2025年复读班计划招收4个理科班(含1个强基班)、2个文科班,总规模控制在300人以内。录取采用“联考成绩+面试评估”双轨制,其中高考分数需达到本科线(理科480分/文科505分),并通过数学/英语单科划线(理科数学≥105分,文科英语≥120分)。
批次 | 理科分数线 | 文科分数线 | 专项要求 |
---|---|---|---|
提前批(强基班) | 580分+数学≥125 | 590分+英语≥135 | 需提交学科竞赛证明 |
普通批 | 480分+数学≥105 | 505分+英语≥120 | 无特殊要求 |
补录批 | 460分+模考≥420 | 490分+模考≥400 | 仅接受线下登记 |
二、师资配置与课程体系
教学团队由正高级教师张XX(原七中教研组长)、特级教师李XX(川大附中命题组成员)领衔,实行“1+1+N”导师制,即1名学科导师+1名心理导师+N名助教。课程设置分为基础夯实、专项突破、名校冲刺三大阶段,每周安排8节主课+4节培优课+2次模考讲评。
阶段 | 时间跨度 | 核心课程 | 特色活动 |
---|---|---|---|
基础阶段(7-9月) | 12周 | 新教材重难点解析、高频考点精讲 | 清华北大学长分享会 |
突破阶段(10-1月) | 10周 | 压轴题专项训练、文综理综限时练 | 电子科大实验室开放日 |
冲刺阶段(3-6月) | 14周 | 名校密卷仿真考、志愿填报指导 | 985高校教授专题讲座 |
三、费用结构与增值服务
基础学费为理科3.2万元/年、文科2.8万元/年,另设5800元/年的教材费及考试费。强基班学生需额外缴纳8000元专项培养费,但可享受周末竞赛集训、高校研学等特权。学校提供“进步奖励计划”,模考成绩每提升10个位次奖励500元,最高可达3000元。
项目 | 理科费用 | 文科费用 | 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
基础学费 | 32000元 | 28000元 | 含暑期前置课程 |
教材考试费 | 5800元 | 5800元 | 按实结算多退少补 |
强基专项费 | 8000元 | 不收取 | 含高校研学成本 |
住宿费 | 1600元/学期 | 1600元/学期 | 4人间标准宿舍 |
相较于成都其他同类复读机构,列五中学的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:其一,依托百年名校资源,共享本校应届生的教研成果;其二,首创“复读生专属错题银行”系统,实现错题类型智能归类;其三,与省内20所重点中学建立联考联盟,每月组织全真模拟考试。但需注意,该校对手机管理采取“上课全收、周末限额发放”制度,且要求所有学生参加早读晚辅,时间管理较为严格。
四、提分效果与出口分析
近五年数据显示,该校复读生平均提分幅度保持在75-95分区间,其中数学和英语学科进步显著。2024届理科复读生中,65%进入“双一流”高校,较2023年提升9个百分点;文科复读生一本上线率连续三年超过80%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强基班首届毕业生中有3人通过学科竞赛保送,12人获得清北降分资格。
年份 | 理科平均提分 | 文科平均提分 | 一本率 |
---|---|---|---|
2024 | 91.5分 | 78.2分 | 82.3% |
2023 | 84.7分 | 73.5分 | 76.8% |
2022 | 78.9分 | 70.1分 | 72.5% |
从出口流向看,约45%学生选择省内高校(川大、电子科大为主),38%前往东部985高校,17%报考省外特色院校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校建立“复读生追踪档案”,对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持续提供学业支持,这种长效服务机制在同类学校中较为罕见。
整体而言,成都列五中学2025复读班在保持规模化教学优势的同时,通过引入智能系统和高校资源,正在向精准化、高端化方向转型。其“强基+竞赛+研学”的培养链条,尤其适合目标定位顶尖高校的学生群体。但对于自律性较弱或偏科严重的学生,需谨慎评估能否适应高强度的教学节奏。建议家长在择校时重点关注各批次的准入门槛差异,并实地探查学校的分层教学实施细节。 更多好文推荐阅读》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fudu.xhlnet.com/article/43604.html